站在北仑河大桥桥头,越南芒街口岸近在咫尺,货车有序进出通关,游客商贩有序出境入境。
下午4点多,记者看到,来中国贸易的越南边民已经排起了长队返程,通关的人们无一不肩挑手提大包小包,有的还拉着推车满载而归。人数庞大的“跨国经商族”,每天早晚在东兴口岸形成潮汐般的风景。
这是北部湾地区通衢东盟的生动写照。几年前,北部湾还不为人所熟知;现在,已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并加速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
更有说服力的还是数据:2013年,在全国经济普遍放缓的背景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逆势飘红,实现进出口总额148.9亿美元,比成立前增长6.63倍。
广西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从2008年起广西设立了专项资金,6年来共安排了61.58亿元。在财政杠杆的撬动下,北部湾经济区以不到全区1/5的土地、1/4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广西1/3的生产总值、近2/5的财政收入和近1/2的进出口总额。
打造交通枢纽重大项目建设强力引领
为打造中国—东盟合作的先行区,广西于2006年成立北部湾经济区,涵盖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及玉林、崇左两市的交通和物流。
2008年1月,北部湾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发展战略。一个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在行政区域管理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建设好4.2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大项目布局是首要任务。6年来,广西投资400多亿元建设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14个产业园区,经济区内聚集电子信息、新材料、石化等产业集群,总产值超过3300亿元。
走在防城港码头,46个深水泊位星罗棋布,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蔚蓝色的大海之中;数艘万吨巨轮停靠在岸边,集装箱桥吊吞吐着货柜,来来往往的卡车川流不息……
“目前,这里是全国煤炭、硫磺进口和磷酸加工出口**大口岸,环北部湾地区外贸集装箱航线密度**的港区,同时也是华南沿海惟一可同时接卸5艘满载的好望角型船舶的港口。”北部湾港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防城港始建于1968年,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发展成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西南沿海**大港。2013年,防城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1.06亿吨,同比增长5%。
武钢、中华电力、金川铜镍……国内工业巨头、市场大鳄闻风而动,一批批临港工业项目纷至沓来。截至2013年,防城港规模以上企业达156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有8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7%。
在广西北部湾,有钦州、北海、防城三大港口。2009年3月,广西在全国首开先河,对三港全面整合为广西北部湾港,统一**、建设、经营和管理。随后,港口吞吐能力不断提升。经过多年发展,广西北部湾港万吨级以上泊位已达65个,其吞吐能力超过亿吨,跨入中国亿吨级大港行列;到2015年,广西将力争北部湾港新增吞吐能力2.16亿吨,总吞吐能力达到3.36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400万标箱,与世界80多个**和地区、200多个港口通航。北部湾港正日益成为一个立足中国、辐射东盟的新兴资源配置中心。
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吸引了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电等2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投资。在专项资金的引导下,带动项目总投资超过4700亿元,北部湾经济区已经成为国际国内资本新的投资洼地。
保税物流打造合作新高地
回想起一个月前国际汽车城开业的盛况,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袁智明还激动不已,“汽车城里是现车销售,都是原装进口的中高档汽车,广西的车主若想买好车,不用再一家家4S店跑,在这里就可以当场比较。”
1月13日,来自世界各国的200多辆进口整车、山地车云集,钦州保税港区国际汽车城开业,这表明钦州保税港区正式开展汽车保税展示、进口销售等业务。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西部沿海地区惟一的保税港区,是中国距东盟*近的保税港区,2011年2月开港运营。主要有四大功能片区:码头作业区、保税物流区、保税加工区和管理服务区,具有口岸、加工、物流三大功能,享有保税、退税、免税三大政策。
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龙头”,钦州保税港区封关运营3年来,各项指标都实现了“有增长、有亮点、有突破”,独特的功能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
2013年,该保税港区主要业务与上年同比“增”字当头:进口葡萄酒总量已近150万升,是上年的3.15倍;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600万吨,增长38.2%。
如今,站在钦州保税港区的外贸码头,人们每天都能看到,来自印尼、越南等地的“海运煤”“海运矿”连续不断,钦州港已成为我国**的锰矿交易市场及南方重要的矿石集散基地。
“家门口就可以出口,十公里可以退税”,这一优势让腹地大型外贸出口企业十分看好。目前,在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周围,布局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川桂临海产业园、湖南临海产业园等一批面向国际、服务国内的临海园区。
钦州保税港区袁智明介绍说,“直航航线开通后,每个集装箱可避免中转费用6000多元,且到新加坡港的运输时间缩短5天,到泰国曼谷港从18天减到7天。”
和钦州保税港区一样快速发展的还有凭祥综合保税区。
口岸作业区关口,一辆辆车辆川流不息;仓储区内,一批批货物堆积如山。
凭祥综合保税区位于友谊关,与越南谅山省接壤,于2008年12由国务院批准设立,2011年9月30日正式封关运营,是中国通往东盟**的陆路口岸,也是全国**一个“贴边”发展的综合保税区。
古老的友谊关,因为凭祥综合保税区的诞生而成为一个新的起点;而终点,并不仅仅是山水相连的越南,而是从友谊关出发的3条国际物流通道。
如今的凭祥综合保税区,不只是一个窗口,更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实体”。
自封关运营以来,凭祥综合保税区已经初步形成了橡胶保税加工贸易中心、机电产品展销租赁维修中心、农资(化肥)保税仓储交易中心、大宗农产品(000061,股吧)保税加工配送中心、风景苗木进**易中心、特色资源出口加工基地—“五中心一基地三线路”的产业发展格局。仅2013年,新增入区登记注册企业便达到36家,另有73家企业正在申请入区。
在专项资金的有力保障下,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相继建成并全部投入运营。这标志着作为中国南部沿海惟一保税物流体系的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基本建成。
重点开放合作园区取得新成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广西将加快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等重点开放合作园区,形成以面向东盟为重点的沿海、沿边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加快将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
步入中马钦州产业园,挖掘机往来穿梭,建设热潮扑面而来……北部湾畔的钦州,一片55平方公里的荒地即将迎来巨变。
作为中国与马来西亚政府合作的**个产业园,该园区自2012年4月设立以来,已吸引6个项目签约入园,总投资额50多亿元。中马钦州产业园,是继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之后第三个中外两国政府在中国合作共建的产业园区,也是中马两国政府共同建设的**产业园区。该园区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共同开创“两国双园”投资合作新模式。
中马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杏介绍,园区产业将立足现有基础,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材料及新材料、生物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产业,促进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产业与新城融合发展。将获得中央财政连续3年、每年8亿元的支持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广西计划将中马钦州产业园打造成产城融合、**人口50万人的新城,以使其在“西南、中南新战略支点”中发挥引擎作用。
和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一样,在广西,一些重点开放合作园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凰。”冠捷集团、光宝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将北部湾作为进军西南、中南市场和走进东盟的战略基地。北部湾经济区,正成为我国产业资本新的聚集地。
数据显示,西南、中南省区市通过广西所属口岸进出口的货物货值年均增幅逾30%;东盟连续多年成为广西**大贸易伙伴、**大出口市场和**大进口来源地。
一个开放的北部湾,不仅仅属于广西。四川来了,在钦州建设临港工业园区及专业配套码头;云南来了,将在北部湾的产业园发展制造业、现代物流业、旅游和商贸产业……北部湾“良性互动东中西”的效应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