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徐徐吹拂,湛蓝海水一望无际,鸥鸟自由翩飞……沿着“海”“边”走,美不胜收,心旷神怡。
“十百千”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西部深圳”特色产业建设日趋火热……防城港市产业沿着“海”“边”走,前景更加美好。
沿“海”走 临港工业迅速崛起
去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增长23.3%,工业发展速度之快在广西屈指可数;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265亿元左右,增加值同比增长21.9%,高于全区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在经济环境并不乐观的**,我市工业经济仍能开门红,这得益于我市工业沿“海”走,大力发展临港工业。
《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明确指出,试验区要充分利用港口优势,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钢铁、有色金属、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粮油食品、资源加工配送等临港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建成先进制造基地和能源化工基地。试验区建设**突出了要向“海”要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加速、**重大产业向沿海转移步伐的加快和先行先试向纵深推进,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工业的眼光聚焦在“海”字上,坚定沿“海”走,及时启动“十百千”项目建设主题年活动。当前,钢铁基地冷轧项目正在建设,其他项目也在全力推进;核电项目一期两台机组关键性工程进入尾声,2015年正式商业运行完全可以实现;金川镍铜一期也于去年顺利点火。还有盛隆技改项目、金源项目等大批项目竣工投产,这些符合沿海特色的产业项目已经奠定了防城港市临港工业的基础。
要实现迈入沿海**集团的目标,仅仅依靠上述那些项目是不行的。为进一步做好沿海这篇大文章,近年来,防城港市进一步发力,加大宣传我市发展沿海工业的各项优势,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临港工业建设又迎来了新的**,信润石化、科元新材料、海森特重工、广西LNG储运等产值百亿元以上的龙头产业项目又正在全力推进,这些项目的建成将为防城港市的工业经济挥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沿“边”走 特色产业前景更美好
从2013年8月3日防城港市恢复全国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至今年4月29日,共有6.2688万名游客从我市赴越旅游,平均每天办证过境游客232人次,客流量相比恢复开通全国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前增长18倍还多。
跨境旅游仅仅是符合沿边特色的产业之一,“沿边”文章大有作为,沿着“边”走,发展符合沿边特色产业前景更美好。《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明确指出,进出口加工业、商贸物流业、文化旅游产业等都是试验区重点发展的产业。
出口加工要以东盟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建设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要求,大力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轻工、机电、高新科技等出口加工制造业;进口加工要大力发展橡胶加工业,提升红木制品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海产品加工业,建成东盟海产品交易市场和加工基地。
商贸物流业方面,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商贸服务及临港物流加工业。要建设国际物流基地,加快建设集疏运一体化港口配套设施,积极发展冷链、第三方物流等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产业方面,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挖掘和保护民族特色文化,提升文化节庆活动内涵。要打造特色旅游景区景点,重点建设珍珠湾国际旅游区、东兴国门旅游区等级旅游项目,进一步加快发展跨境旅游业,争取开通中越双边旅游直通车。
目前,东兴红木产业文化园、东盟机电汽贸城、北仑河国际商贸城、富安居建材市场、东兴鸿剑商贸物流中心、冲榄工业园等大批符合沿边特色的产业项目正全力推进。